医药 + 旅游四大领域 发掘两者融合的无限潜能
| 招商动态 |2016-08-06
日前,“行走山西”(微信号:xzsxwqm)报道了国家旅游局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0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将年初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一发展契机正式落地,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潜力无限。
《通知》旨在通过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建设工作,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推广应用互联网技术,在产业化改革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旅游业与养老相结合,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深度融合,成为特点鲜明、优势明显、综合实力强、具有示范辐射作用和一定影响力的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全面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快速发展。
我国中医药发展源远流长,中医药资源丰富,这为中医药旅游提供丰富的载体与主题。《纲要》多角度提倡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的“跨界”融合。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各领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行走山西”(微信号:xzsxwqm)认为,“中药+旅游”模式将给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体验游等新业态和入境游带来新的着力点,甚至使“中医药+健康+旅游+农业+商业”的跨界整合成为可能。
中医药健康服务+乡村旅游
出于改善生态的要求,健康产业与农业的融合日益加强,这将深刻影响未来市场。中草药种植作为健康农业有机部分受到重视。《纲要》提出,要推进与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中草药种植园区辟为旅游景点,发展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结合,未来将大有作为。特别是贫困地区,引导贫困户以多种方式参与中药材生产,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推进精准扶贫。
中医药健康服务+文化旅游
中医药与中华书画、京剧同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医药不仅是旅游资源也是优秀的文化资源。中医药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旅游餐饮、体育演艺等有效融合,可以产生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及其产业链条,有助于提升中医药旅游内涵与品位,也有利于游客深入体验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旅游业态
这些跨界结合可以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如中医药遗产文化体验旅游、中医药养生体验旅游、中医药特色医疗旅游、中医药疗养康复旅游、中医药科普教育旅游等。北京目前已经先行搭上中医养生文化旅游这一新业态的快车,成效显著。国内一些旅游小镇在发展遗产旅游时候,与中医药旅游资源相结合,也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中医药文物设施保护、非药物中医诊疗技术的非遗传承可以与遗产旅游结合,拓展遗产旅游市场。这类新型旅游业态,其产品往往具有差异化的特征、性价比较高,彰显独特市场定位,可以丰富高端旅游业态,进一步扩大旅游产业链。
中医药健康服务+入境游
目前医疗出境游火爆,医疗入境游却仍徘徊在早期萌芽阶段。《纲要》明确指出,要将中医药国际贸易纳入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总体战略,支持中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发展入境中医健康旅游。随着中医药已传播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知名度已经成为制胜市场的利器。韩国整容、泰国的泰式按摩、印度的瑜伽不光有知名度,还有制胜市场的方略。这些方略涉及医疗与旅游融合度、游客的满意与体验度、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与认证以及市场营销谋略。如何利用入境游的内外条件发展健康旅游服务产业是一个长期的命题。
此外,巨大的商机还在于中医药+旅游的巨大商业模式,此话题“行走山西”(微信号:xzsxwqm)将行文另述。
以平遥为例,该县2.2万平方米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旅游街正在紧张施工,预计今年9月竣工开街。按照规划,街内分布有中医药文化展示馆、中医馆、养生馆、药膳馆、药浴馆、艾灸馆等。县内9个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点囊括了生态、人文、体验三大类,既有独具特色的中医院和中药材合作社,也包括采摘园、醋文化产业园、中医世家经营的民俗客栈、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品研发销售店等,初步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加工、仓储、运输、配送、信息交流、资金互助、土地流转、电子商务、市场交易、农村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合作模式,在周边形成了一定影响力。
平遥县城南段,有一个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土窑洞聚集的偏僻小山村名曰遐角村,村子四面环山、景色优美,距县城15公里,海拔1000米以上,适于种植中药材。近年来,该村积极招商引资,借助平遥景区,开发农业生态旅游,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被评选为“平遥县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点”后,遐角村又与平遥晋伟中药材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始实现土地流转,大面积种植桑树、果树,实现了果桑采摘游、爬山攀岩、品尝山果、住百年窑洞、吃农家饭体验农耕、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等为一体的乡村游发展项目。
如您有山西风景、人文、历史、美食等相关图片和文章,或者精美散文、旅游评论、旅游理论探索、建设等方面的稿件,请不吝赐稿。
“行走山西”(微信号:xzsxwqm)感谢您的参与。
如果“行走山西”无意中侵犯您的版权或者名誉,请第一时间告之。
邮箱:13934528072@163.com